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族谱编修 重要信息 联谊动态 追宗溯源 族贤宗英 今日清河
 
今天是:  
 

 当前位置: 主页 > 今日清河 > 清河概况 >

 
 
  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
 
时间:2008-06-02 00:4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衣着穿戴
    服装。旧时富家男子穿长袍、长衫(俗称大褂),外套马褂,普通农户则穿土布短袄长裤。夏衫男为前开襟,女为大襟,秋冬夹妖、棉袄,样式为圆领,大襟,纽扣为自缝自结的“蒜疙瘩”,少数缀以铜扣。民国年间始穿对襟袄衫,亦缝缀蒜疙瘩纽扣。扣要单数,一般短袄缀5对,长衫棉袍缀7对。富贵人家少妇小姐,讲究结蝴蝶形蜗牛状钮扣。衣服口袋在两襟下端为明兜,在衣襟左右边缝开斜口为暗兜。裤子:在裤裆上缝半尺宽裤腰,打褶后用腰带系住称“裹腰”、“勉腰”。男女一样。穷苦人家为干活轻便,还兴只做两条棉裤口,俗称“扎腿”。富家、商贾穿绸缎、“洋布”,一般人均穿自纺自织的粗布。中、老年穿蓝、黑、灰色,夏穿白、紫花色,青年人和妇女、儿童穿蓝、红、绿色或用红蓝紫等杂色棉线织成的花布。
    40年代末50年代初,制服开始流行,但在农村还很少见。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机织棉布以及的确良、涤卡、涤纶呢子等化纤织物逐渐代替了土布,衣服款式也大为改进。旧式的大襟袄、勉腰裤基本淘汰(除少数老人偶有穿者),一般都穿制服中山装,西装、港式服装也已流行。夏季穿村衣、汗衫,春秋穿线衣、棉毛坎肩,冬季穿棉衣、绒衣、毛衣、皮袄和大衣。有些青年妇女和儿童还穿风雪衣、翻毛大衣、羽绒衣等。80年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两广江浙港澳地式及国外一些衣服传入内地,衣服款式更加繁多表颖。一些青年业务员穿西装,戴领带,服色也由过去的单纯白、蓝、黑、灰转向五颜六色。
     发型:清代男子蓄辫。民国年间少数有钱人家子弟及学校师生留背头、平头,一般平民男子多剃光头,老年男子一般留短须,也有留长须者。男孩有在脑后留“九十毛”者,多为独生子。60年代后一般人留北头、分头、平头,剃光头者已不多见。留短须者只出于农村老年人,已无留长须和“九十毛”者,国家工作人员概不留须。近年蓄长发者增多,青年中还有个别烫发、留小胡子的。
    旧时妇女在青年未婚时期多留独辫,辫子以大为美。婚后在脑后挽成大纂。50年代以后,妇女除老年者梳纂外,无论已婚未婚都剪短发或扎双后辫,短的梳两颊下,长的垂于背后,也有用大发卡把头发卡在脑后的,称“香蕉纂”。近年来,青年妇女中有各式积各样的发型出现,烫发者增多,留辫子者已不多见。
    首饰:旧时妇女首饰有耳环、戒指、手镯、发钗、发卡、簪子、网子等,1949年后渐少,“文化大革命”时绝迹。近年来年轻女子戴耳环、戒指颇为风行,还不少数戴项链者。
    巾帽:清末民初,男子一般戴帽衬,即瓜皮圆形帽,也有戴毡帽的。富有者和有地位者多戴礼帽。老年妇女戴平顶圆帽或帽圈。40年代,亦有在帽衬上套做一个有后尾、有两耳搭的棉帽,俗称“马虎”;平时挽起来,只罩住耳朵以上部位,严寒时全部放下。抗日战争时期,人们模仿陕北一带的风俗,男子戴白帽头,箍白羊肚子手巾。60、70年代戴各式花帽,脖子上围的有各式纱巾、围巾。
    鞋袜:40年代及其以前,农村老百姓普遍穿线纳鞋帮、绳纳鞋底的尖口粗布黑鞋。后从外地传来了“双脸鞋”,俗称“铲鞋”。实纳鞋帮鞋底,不分左右脚,两脚可以自由换穿。只有少数在外混事者,才穿洋布皮底鞋。妇女缠足者穿小脚尖口鞋,不缠足者,穿绣花鞋。冬天男穿蛤蟆头棉鞋或两道脸棉鞋。50年代穿方口鞋和穿带鞋。又叫“五眼鞋”。青年妇女穿“汇蓝鞋”,脚面结一横带,从里到外用钎子钎住。60年代时兴带松紧口的“懒汉鞋”。鞋面多用黑色条绒、平绒或礼服呢布。流行胶鞋,塑料凉鞋。不少妇女买塑料鞋底,自做鞋帮。70年代大兴各式各样的拖鞋,并由室内穿向室外。80年代青年妇女穿高跟鞋,比较普遍,有高跟,半高跟之分。人们穿鞋由从前讲究结实耐久,变为讲究美观新颖。 1949年前,男穿家做的粗布袜,有单袜,棉袜。50年代初,针织线袜兴起。线织袜筒,缝以线纳袜底,先为长筒,后变短筒。60年代各种机织线织袜子畅销市场。70年代以后各种花色的尼龙袜、晴纶袜,逐渐代替了棉线袜子。

 

饮食
     1949年前,“城乡主食高梁、小米,玉米、豆类为副”,“小麦除节日宴客食之”,日常不食,仅有“富家、商家食之”。境内居民习惯每日三餐。早饭,春夏煮 小米饭或高梁、玉米面粥,或拌疙瘩;秋冬煮红薯红薯米饭,或菜饭。用小拐磨磨豆,煮开再下米称“甜磨子”或“磨糊子”。若把青菜叶剁碎放进锅里再加盐少许煮熟吃,菜少者称“菜和和”,菜多者称“菜豆腐”,60年代以玉米、红薯和红薯干面为主食。80年代后,小麦大量增产,成为城乡居民主食,吃玉米面者已很少见.
清河人在主食方面亦有各种花样。主要有馒头、饺子、饱子、菜团子、烙饼、油条、油炸糕、煎饼、粘糕、焖饼、火烧等。
     清河人多喜咸,不好甜食。农家多炒菜,早晚多吃咸菜。平时多吃素菜,间吃肉食,多为猎、牛、羊肉,鸡、鱼较少。豆制品有老豆腐、水豆腐、干豆腐、臭豆腐、豆腐乳等。淀粉制品有粉条、粉皮等。80年代中后期,人们膳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由以粮为主,向粮、肉、蛋、奶并举结构型发展。在饮料方面,从前多喝白开水、茶水,现较富裕者为清凉饮料。人们喜饮白酒,夏天饮啤酒盛行。

居住
    住房。1949年前清河县一般民用住房皆为土垛坯垒,秫千搭顶,麦秸泥抹墙,门窄窗小,居住条件简陋。宝贵之家墙用砖表,顶用苇笆和木椽。庭院标准格局是“四合院”,北房五间,明三暗五。东西配房各二三间,大门口在东南角或西南角。靠大门有一厨房,有的还盖有南房。迎大门口一道影壁墙。北房和东西配房迎门放着方桌椅子。靠方桌的后面放一条几,墙上挂着中堂对。屋大边或右边隔一套间。北屋正房一般由长辈居住,东西配房由晚辈居住。
     1949年后,境内居住条件普遍有所改善。50、60年代,农村中拆旧翻新者多,另修新房者很少。偶尔盖一两座,与旧时规格亦无多大区别。条件稍好者为13层墙碱,杂木檩梁,杂木房椽。苇箔搭顶,巴砖房檐;条件差者仍是秫千搭顶。70年代开始盖八寸墙,水泥打围子。条件稍好者有安玻璃门窗者。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工、副业的兴起,人民生活大为提高。80年代中期以后,城乡住房迅速改观。新房林立,质量也大大提高,规格与以前也大不相同。时兴盖抱厦,北房中间三大间,两头拐子房各两间。过去房梁长不过丈二,檩不过丈长。现在梁长丈五到丈八。檩长丈二。有的副业大户盖房一律为钢盘水泥结构,不用梁、檩、檩、椽都是用刨子刨光,用桐油油过。门窗也改为新式的,门是双扇,两旁还有耳窗,窗大两米至两米半见方,安玻璃、纱窗,双层窗扇,因门窗宽大,前面除了梁,下面几乎没有砖墙了。屋内墙壁用白灰泥抹后,再用涂料粉刷,用塑料板吊顶,屋内既宽敞明亮又雅致。屋外墙壁用水磨石或带有各种图案的烧磁瓦装修。影壁上砌制山水画,并配有大字对联,十分美观。盖小二层楼县城已较普遍,农村中也时有出现。
    家具。旧时,富户多在堂屋摆有雕花条几、八仙桌、大师椅;卧室有衣柜、梳妆台,大漆涂面,坚固光亮。一般平民则陈设简陋。80年代,家具式样更新,旧式家具渐被淘汰。初风行大衣柜、写字台、酒柜、碗橱类。后增电视机柜、少发等。80年代后期又盛行组合家具。油漆初为木质本纹,涂透明漆,现多为人造花纹或颜色。旧时人们多睡土炕,现在城乡新建住房已不再盘炕,睡床者已为多数。土炕拆一个少一个,只减不增。床初为木板或钢管床,现多为包厢床,“席梦思”之类也日见增多。
 
行路
      40年代人们出门赶集上镇,一般都靠步行。女眷串亲,富家坐骡马轿车,中等户坐牛、驴蓬车,穷家亦靠步行。车是木轮瓦,十分笨重。户家很少有自行车。70年代末,有自行车户达70%以上,80年代中期,则达到95%以上,不少户1人1辆自行车。
     随着家庭副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人们行路亦不再单靠自行车了,轻骑、摩托在清河城乡已广泛兴开。有的专业户还买了小汽车。1949年前,乡间土路窄狭,崎岖不平,行路艰难。80年代,以县城葛仙庄为中心,公路四通八达。
(责任编辑:zhangshi)
上一篇:传统节日
下一篇:称谓、礼节、待客
打印
 
最 新 热 门
  • 河北省优势产业
  • 清河县投资程序
  • 河北省费用标准
  • 涉外管理和服务机构
  • 河北省投资程序
  • 外商投资企业的登记管理
  • 外商投资项目审批和申报
  • 婚丧礼俗
  • 投资优惠政策
  • 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网站管理:中国·河北清河县张氏研究会
    通信地址:河北省清河县岷山路奥捷科技大厦1105室(张氏办)  邮编: 054800
    联系电话:0319-8166876 传真:0319-8166862 电子信箱: qhszcw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