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封先生致函 |
|
时间:2016-11-18 14:29来源:天下张姓与清河 作者:张华封 点击:
次 |
|
清河张氏研究会、清河张氏宗亲联谊会:
今年5月在濮阳与贵会同宗会面,并获赠贵会的学术资料,很受教益。赵福寿先生文《得姓于清河的张氏子孙》,关于“青阳降居泜水”的论证,论据翔实,异于汉唐旧说,我以为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它论文也各有独特见解,并提供了大量资料,于我很受启发,我写的文章中也多处引用了这些论文和资料。贵会加大了学术研究的力度,并在进行许多实际工作,是非常可喜和可尊重的。
“清河”是天下张氏都怀有深厚感情和崇敬之心的称号,但是,根据我这几年对张氏起源问题的学习、探讨,总觉得当今的有关论述并没有论及“天下张氏源清河”的要害,而且,“清河说”总在试图与尹城调和,比明代的《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得姓郡望》还有倒退。我很希望有关学术研究能够更进一步,深一步。因此,不揣冒昧,把拙文《评明代徽州(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关于张氏起源的记述》寄上,其中论及尹城问题的来龙去脉,也有专节论及“张氏起源地与清河及清河与尹城”。我希望不同意见能成为促进学术研究的新的推动力。同时,拙作《对朱绍侯教授关于“张姓祖根在濮阳”论述的质疑》和《张姓起源地“古张国”考》一并寄上,诚恳地征求宗亲和专家的意见,请予指正。
对所寄诸文,作以下说明:在濮阳时,大会曾安排我在大会上发言,因故未能实现。从濮阳回来后,我写了《对朱绍侯教授关于“张姓祖根在濮阳”论述的质疑》,寄给了张广恩主席。广恩主席也有积极的回应,并来信索稿。当时我正在撰写《评明代徽州(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关于张氏起源的记述》,原是分三篇分述,第一篇已脱稿。但是,后两篇修改完成后,觉得分述难以避免重复,于是,又合三为一,重新组织改写,即现所寄之稿。《张姓起源地“古张国”考》,是我学习、探讨张氏起源地问题的另一篇心得。这三篇文章基本上概括了我对张氏起源地问题的主要观点。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是两回事,不管学术讨论的结果如何,尊崇始祖,宣传张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都是对国家,对民族,对时代有益的事,都是我们的老祖宗在天之灵愿意看到的。衷心祝愿你们修建挥公陵园等工作顺利!胜利!
顺致敬意!
张华封
2005年8月25日于陕西西安
|
(责任编辑:zhang) |
|
上一篇:通俗辩说“天下张姓出清河”
下一篇:中华张氏源流世系辩证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