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族谱编修 重要信息 联谊动态 追宗溯源 族贤宗英 今日清河
 
今天是:  
 

 当前位置: 主页 > 追宗溯源 > 张姓渊源 >

 
 
  从墓志材料看清河一望成为张氏姓望的历史过程
从墓志材料看清河一望成为张氏姓望的历史过程
 
时间:2008-06-17 23:10来源:《唐代清河张氏郡望》 作者:郭峰 点击:

第二节    从墓志材料看清河一望成为张氏姓望的历史过程

  前面已讨论过,清河张氏张文瓘一支自十六国时期进入政治社会,经北魏、周、隋,至唐后期肃、代时期,前后四个世纪历十数世,除周隋之际一度低落外,基本上世代仕宦不衰且代代有人进入士族阶层,是晋唐时期有数的大士族家族之一,尤其是唐前期,由于张文瓘父子的活动,该族仕宦达了鼎盛,社会上流传着 “万石张家”的赞誉。这样一支世代连绵不绝的大士族家族,其门第,其郡望具有强烈的精神优势,不仅在诸姓中有大影响,而且在同姓成员中也会有大影响,这是很自然的。而晋唐张氏其它诸支,或兴于一时,或入唐后为远支,或与前期有断层关系,则影响之持久程度与强烈程度似都不能与之相比。清河一望由最初的张氏诸望之一转化为张姓共望,主要原因似在这里,这一点应先予说明。
  出土张氏墓志,笔者所见共354块,其中记有郡望及里贯者为327块。
墓志所见清河望由郡望转化为姓望的过程,可以从分期比较和冒望认望现象的增强两方面去看。
  首先看分期所见清河郡望增减历史进程。
  327块墓志中出现的张氏郡望及里贯较多,达20余个,唐初到唐末不同时期皆有分布。其中谓出南阳郡望者120块,居首位,出清河郡望者97块,居第二位。以下依次为范阳望26块,洛阳里贯19块,安定望11块,敦煌望10块,河内望9块,吴郡望7块,京兆望6块,中山望6块,常山、河乐望各3块,上谷望2块,魏郡、弘农、北地、九原、孟津等贯、望各1块,高昌贯南阳望2块,高昌贯清河望1块。
  墓志郡望数,应成正比地反映实际郡望社会影响高低。上面的统计显示出,南阳、清河、范阳三望,社会影响度较高。
  但仅从总体数量上,还不能看出不同时期郡望影响的不同变化,需做进一步分期比较。
下面这张表(表十三),是根据墓主卒年及合葬年代做出的327块墓志所见郡望分期增减状况表,我们来看一下表中显示的不同的时期张氏诸郡望增减变化。
  表十三    唐代张氏郡望增减表(墓志材料统计)
  贞观时期墓志共17块,其中有清河望者5块,南阳望者10块,占了绝大多数,又以南阳望影响为大。
高武时期148块。其中清河望27块,南阳望82块,洛阳贯18块,其余诸望3—7块不等。南阳望、清河望数量都有较大增加,但南阳望遥遥在前,显示出高武时期社会上南阳望的影响更为增长①。清河望的影响也在上升中。
  玄宗时期66块,出现的郡望增多,几乎诸望都有出现。但仍以清河、南阳、范阳三望为多,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变化,是出清河望的墓志比例超过了南阳望,南阳望由高武时期的82块剧减为18块。反映出开、天之时,张氏诸郡望升降,社会影响度出现了较大变化。清河望的地位上升到了首位。
  肃、代至宪宗时期39块,诸望出现乍起乍落现象,一些高武开元时期出现的郡望,这时已多不见。清河望数量超过了开元时期,南阳望仅见2块,反映出这一时期,清河望已成为社会上影响最大的张氏郡望。
  穆、敬、文、武、宣至唐末38块。郡望升降稍有反复,一些唐后期肃、代至宪宗时期已无称之者的郡望,此时期复有出现。文、武、宣、懿时期,社会上一度再讲家风礼法,试图恢复旧日“美好”的东西,政治社会中前朝旧族及新门世家的比例曾一度回升,张氏墓志一些郡望复出即与此有关,亦是“回光返照”之反映。但仍以称清河望者为多,说明清河望的影响已稳居第一。
  以上是墓志所见张氏郡望增减分期比较。
  比较可知,就社会影响度而言,唐初至唐末,张氏诸郡望中,清河、南阳两望是影响最大的两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望影响有升降变化。南阳一望的社会影响保持到高武时期,玄宗时期减弱,肃、代至宪宗时期剧降。清河一望则呈逐步上升趋势,至唐后期,成为社会影响最大的一望,而以玄宗、肃宗、代宗至宪宗时期为转折点。
  这一过程,与前述谱系材料所显示的过程是一致的。[NextPage]
  再看冒望认望现象所见清河一望影响的上升。
  冒望认望现象,与郡望的形成几乎是同时发生的。某郡望形成,其主体郡姓家族原居地的同姓成员,有宗亲关系,在引以为荣的同时,会有以其望自居的事发生。某郡望形成后,由于以官私谱的方式或颁行或流传于社会,其它居地的同姓成员,出于各种考虑,也会有选认某望的事发生,尤其是本族世系已不明了,需要借力进入政治社会或改善社会地位的普通社会成员,更容易出现这种事。
冒认改认何望,也与判定郡姓等级后该望在官谱中的位次有关。最初,由于郡望具有标志社会地位、家世身份作用,也是选官及实施待遇享受依据,无论是郡望主体家族还是官方,郡望之防都很严格。但冒认改认现象无法阻止,发展到一定程度,某郡望就失去了显示某支家族身份、地位、家世的意义,而成为社会同姓成员共有的姓望标志。
  以上所述,可以先举一个其他姓氏的例子加以说明。
  《文选》载南齐永明年间沈约奏弹:“风闻东海王源,嫁女与富阳满氏。源虽人品庸陋,胄实参毕。曾祖雅,传登八命;祖少卿,内侍帷幄;父,升采储闱,亦居清显。……吴郡满璋之相承云,是高平旧族,宠、奋胤胄,家计温足见托,为息鸾觅婚。王源见告穷尽,即索璋之薄阅。见璋之任王国侍郎,鸾又为王慈吴郡正阁主簿。源父子,因共参议,判与为婚。璋之下钱五万,以为聘礼。……窃寻璋之姓族,士庶莫辨。满奋身殒西朝,胤嗣殆没,武秋之后,无闻东晋,其为虚托,不言自显。王、满联姻,实骇物听。”①这个例子反映的情况很多。对于郡望冒认来说,可以看出,南齐时,冒认郡望不仅在民间改籍逃役中很严重,“昨日卑细,今日便成士流”②。在政治上层,也有发生。如满璋之父子,原出富阳,任官吴郡,而出于与士族东海王源通姻考虑,改认了西晋名族高平满宠、满奋郡望。南齐时郡望之防犹严,故有沈约寻考满璋之家世,指其虚托之举。
  再看一个唐代的例子。《全唐文》大历十四年太原乡牒:“前同州县令王颜状,乡名太原者,本因远祖乇,乇生卓,乇汉末为冀州刺史。卓在晋为司空河东太守。薨时属刘聪、石勒乱太原、晋阳,不遂归葬。乇冢今在猗氏县西次郭门外。卓冢在临晋县东南解故城二里,子孙因属河东,公私谱牒遂著河东郡望。子孙始居之地名太原乡。……又按唐《衣冠谱》,第是开元初勒,柳冲修撰,载广州都督元,幽州都督寿阳公方平,更称太原王氏。顷属羯胡逆乱,百姓逃去,永泰元年,县司遂废省前件乡,并人户入解城乡。颜等今属考理之时,宗望将坠,逢时不举,后嗣何知望,请复立太原乡名。”①
  此例亦很典型。首先,乇、卓二人,牒状称太原王氏,晋末因乱葬河东,遂成河东望而有太原乡名。乇、卓二人,《唐书世系表》太原王氏条下无载,知非本出,牒状所言,已有冒认之嫌,时在晋末十六国时期,似河东一支王氏,以太原望自居。其次,王元、王方平二人,《唐书·世系表》太原王氏亦不载,而牒称开元《衣冠谱》中二人“更称太原王氏”,此亦改望例。二人或为河东临晋人,但改称太原望。第三,此例还可看出,安史乱后,社会上不认为此河东王氏为太原望,故有并省乡名之举,而太原乡之王氏,自认望之后,却是以太原望后裔自居了。可以看出,在这里,郡望与持有者之间已无世系关系,成为一种姓望标志了。
  清河张氏一望的冒认改认现象,与其他姓郡望并无两样。从墓志看,周、隋至唐初已在进行中。[NextPage]
  《汇编》天宝215号《张承宗志》:“字承宗,清河东武城人,……曾祖渊,隋江南、辽东行军总管、卫尉卿、上大将军,永安县开国公。”该志撰于天宝十二载,但所言承宗曾祖渊,《北史》有传,称“清河东武城人。七代祖沉,石季龙末自广陵六合渡江家焉。……孙,晋佐著作郎,坐外祖杨铨除名,徙于南谯,因居之。渊好兵书……父双自清河太守免归,渊从征平陈有功,至上大将军① 。由此传看,渊家久居江南,东晋时已仕南朝,时清河东武城一望尚未显。而渊父双周、隋时仕至清河太守,大概在此期间,受清河张彝等支影响,其家改称清河望。
  又《汇编》咸亨010号《张晓志》:“清河武城人,其后徙居河南偃师,故今为县人焉。原夫素马标奇,黄龙启变,抵清河而绍业……掩白水而承家。……曾祖真,梁武州刺史……祖,梁邵陵王府谘议……父仲,陈雄勇将军。”此志墓主张晓,武德元年,卒,咸亨二年迁附。从所言看,清河、白水(南阳望)并称,已是二望不分,曾祖、祖、父、皆仕南朝,知为南朝张氏北渡入隋者,入隋以后,改称清河望。
  又《汇编》垂拱020号《张览志》:“清河人……曾祖洽,陈太学博士,金部郎中……祖载,陈度支郎中,隋资阳县令。……以君南朝士族,音韵清通……未见总于众美。”览曾祖、祖皆仕陈,亦应为南朝张氏入隋者,入隋而改称清河望。其中“以君南朝士族”一句,亦可知该支虽称清河望,时人还是知其为南朝士族的(以上南朝张氏二例,与吴郡、范阳张氏关系如何,无世系可考)。
  唐初墓志五块,墓主皆与原清河望主体家族无关,且有明显冒改清河望痕迹。如《汇编》贞观035号《张元朗(明)志》,贞观七年撰,言元朗清河武城人,而《汇编》贞观031号元朗父张伯志则称南阳白水人。又如《汇编》贞观172号《张舒志》(贞观二十三年撰)称:“清河武城人也,详夫灵源淼淼,与白水而争流。”显示出墓主家世已不明,撰志人惑于南阳白水一望唐初的影响,而有既言清河,又提白水之犹豫。
高武时期,清河望影响上升,直追南阳望,在墓志中也有反映。
  如《汇编》永微064号《张钦志》,撰者已不知选择哪一望更好,只得合而并之,径称张钦“清河白水人”(永微三年撰文)。《汇编》乾封025号《清河张先生志》(乾封二年撰),流露出同样的犹豫,先标望为清河,继而在文中又谓“构基于南阳”。《汇编》万岁通天030号《张仁师志》(万岁通天二年撰文)称“原夫白水阐其鸿规,清河隆其茂绪” ,《汇编》长安061号(长安四年撰文)《张方仁志》称“白水疏源,出南阳而冠美;清河演派,入东郡而标奇”,皆是相同的例子。
  开、天时期,墓志称清河望者更多,大多数也是冒望改认,并同样显露出改望后的犹豫。《汇编》开元180号《张敞志》(开元十一年撰文)南阳、清河二望并举,称“白水、清河,冠冕赫弈”。《汇编》开元518号《张光佑志》(开元二十八年撰文)则为改望找理由说:“原夫受氏,盖所因矣,其先良应汉高……孝友博物,……故在贝为清河,在燕为范阳,而我谓之敦煌,其实一也”。例子还有不少,此不再赘举。
肃、代以后墓志,除个别几块以外,已多称引清河望。
  以上诸例,墓志大多出洛阳邙山,可以说主要反映了周、隋至唐开、天时期洛阳地区居民中张氏成员的冒望现象。[NextPage]
  在其它地区出土墓志中,唐初至唐末,同样可以看到冒认清河望的现象。
  如高昌地区张氏,基本上是十六国时期由敦煌迁入。但到了唐高武时期,在引称南阳望的同时,也有开始引称清河望,其与清河本望无世系关系,出于冒认,是很清楚的。
  吐鲁番出土唐长安三年《前天山府校尉上柱国张铨志》 :“讳铨,字君行,清河人也。唯本枝高洁,前代隆周,旧干才良,鼎门大族,祖□伪兵部侍郎,父默伪任中兵校郎。”①铨祖、父皆仕高昌国,可知世居高昌,而撰志者称清河人,显示了清河望之影响,已波及边地。
  又如河北地区,所见墓志共九块,皆撰于肃、代以后,其中除一块称南阳望(《唐元和六年处士张庭芝志》,出沧州献县郭庄乡孔尧京村②),一块称上谷望(《大中三年张锋志》,出河北唐县)外,其余七块,皆称清河望。《天宝十一年版授元氏县令张慎志》(出邯郸成安县):“其先出清河,因官居中相,遂为邺郡成安人。”《建中三年张怀宝志》(出今正定县城东北十里尚德乡):“本望清河,今为真定,因官称居。”《长庆四年张氏志》:“清河人,……葬潞州潞城县永济乡西王村一里平原。”《大和余年张少华志》:“清河张君,……祖宇,晋阳县尉,父秀,临汾县令,(少华)昭义节度作坊”(出邢台西北孔村)。《中和二年张府君夫人韩氏志》:“府君讳武族,族望清河郡人,……今为潞州长子县德让乡人。”《乾宁二年处士张宰志》:“清河郡张君”(出临漳县)①。《贞元四年张仁宪志》:“其先清河人。□世相韩,……三台辅晋,壮武光大于当时□州刺史,封清河伯,遂家于燕”(出今昌平县)②。  其中《张仁宪志》尤其值得注意。仁宪孙张仲武,为德宗时名将,两唐书有传③,但在传中,称张仲武为范阳人。志、传对照,知其家虽世居范阳,世系已不明了,故祖称清河,孙称范阳。仁宪世居范阳而于贞元前后称清河望,显示了清河望在范阳地区的影响。[NextPage]
  南方地区,本地人也有冒认清河望的现象。
  《开成三年淮南经略副使张汜志》:“族望清河,其先世业守宋州宋城县,遂移家少室,选胜淮南,今居高邮焉”(出扬州)。④
  《会昌元年风先寺俊禅和尚铭》:“俗姓张氏,清河人,……会昌六年卒……迁柩于常州无锡县太平乡卞村东一里官舍河西八十步张宗祖墓中”(出常州)①《贞元六年成纪府左果毅张希超志》:“其先清河人,汉末避地过江,遂居杭州盐官县。”②
  以上数例反映出,唐初至唐末,冒认改认清河望的现象一直在发生,而且是全国范围。至唐后期,冒称清河望现象已经很普遍了。
  另外还可看到,唐前期改认清河望,是在与南阳望交争中进行的。肃、代以后,则径称清河望者多起来,显示出清河望影响已占优势,社会上张姓成员认望时已不再犹豫。
  以上是对明显可知属于冒望认望的数例,出土清河望墓志的分析。实际上,出土称清河望张氏墓志近百块,笔者所见,除二块为清河本望主体士族张文瓘一支后裔(《汇编》贞元112号《张文琮孙女容成志》),一块为对清河望形成有支持作用的北魏瀛州刺史张烈一支后裔(《山右金石志》)卷十《开皇十三年比丘尼修梵石室铭》)③外,其余家世,居地均与清河本望主体家族无直接关系,均可列入冒认清河望列。
  总之,清河望的冒认现象,周隋时已经发生,入唐后逐渐增多。最初,冒望是在社会同姓成员对清河望与其他张氏郡望的选择中进行的。肃、代以后,清河望取代诸望,成为社会同姓成员的普遍选择,其作为清河本望主体家族身份、地位象征的意义,在愈来愈多的冒望中已经失去了。
  以上从谱系材料、分期比较和冒认望现象三个方面对清河张氏一望影响上升的历史过程及原因作了分析。总印象是,张氏清河一望影响唐初渐至上升,肃、代以后,已在同姓之中取代其它郡望,成为同姓成员认望时普遍选择的一望。至此,张氏清河一望,已成为不仅为本望主体家族所享有,而且也为部分同姓成员共同享有的共望了。原有的标志本望主体家族家世、身份的等级色彩减弱,姓望趋势上升。这一历史过程,与唐安史之乱前后官私谱系材料修撰,用途重点的转移也是一致的。而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本望背景的原清河张氏张文瓘一族本身,则在经历过唐前期的复兴后,于唐肃、代至宪宗时期,在清河望影响的上升中走下了历史舞台。
  是为清河一望影响上升的历史过程。[NextPage]
  五代及入宋以后,在社会上“取士不问家世,婚嫁不问阀阅”①、“姓崔、李、陈已足矣,更复何求”②成为普遍心态状况下,郡望已不复有任何辨别等级、家世的意义。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有时还会彼此自称某望某姓,但已仅能拣影响最大之望相称,不知还有过其它郡望了。郡望由此转化为姓望。张氏清河一望,也就在此时,由影响最大的张氏郡望转化为张氏同姓共望了。
  南宋赵彦卫在《云麓漫抄》中讲宋代郡望转化为姓望状况时,提到了张氏成员以清河望为姓望的情形,“唐人推姓显于一郡者谓之望姓。如清河张、天水赵之类。世人惑于流俗,不究本宗源流,执唐所推望姓,认为己所出,谒刺之属,显然书之。”③
  清人钱大昕评论晋唐至宋郡望之演变时,也说宋代“民间嫁娶名帖,偶言郡望 ,则言张必清河。”④从这些评论中反映的情况看,宋代社会上,张氏成员以清河为共望,已是引人注目的事。
  所以南宋时代修张氏谱时,虽然修的是吴郡张氏一系谱,受社会影响,也只能说“仍吾张氏之得姓者,……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来,而望清河郡者独最”①。至元末明初洪武年间民间流传的《千家姓》,张姓条下则干脆径言“清河族”②,取舍之间,唐代张氏其它郡望的影响完全看不到了。
  总之,考察张氏清河一望由郡望到姓望的历史过程,我们也能感觉到,晋唐士族兴衰,确实是以唐肃、代至宪宗时期为变化期。五代至宋,以郡望转为姓望为标志,晋唐士族运动对政治、社会的最后影响也结束了。

(责任编辑:zhangshi)
上一篇:谱系所见张氏郡望升降增减与清河望的社会影响
下一篇:通俗解说“天下张姓出清河”
打印
 
最 新 热 门
  • 天下张姓源清河
  • 清河张氏祠堂初考
  • 全世界张姓宗亲的组织
  • 张姓的起源、迁移与分布
  • 从墓志材料看清河一望成
  • 重庆巴南张氏清河堂简介
  • 张氏世系源流考
  • 日照海曲太平桥张氏寻近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张
  • 张氏,得姓于清河的黄帝
  •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网站管理:中国·河北清河县张氏研究会
    通信地址:河北省清河县岷山路奥捷科技大厦1105室(张氏办)  邮编: 054800
    联系电话:0319-8166876 传真:0319-8166862 电子信箱: qhszcw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