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族谱编修 重要信息 联谊动态 追宗溯源 族贤宗英 今日清河
 
今天是:  
 

 当前位置: 主页 > 追宗溯源 > 张姓渊源 >

 
 
  清河东武城考
清河东武城考
 
时间:2008-07-10 18:13来源:天下张姓与清河 作者:段飞 点击:

  在研究姓氏郡望时,经常提到“清河东武城张”、“清河东武城崔”,那么,“清河东武城”是何时建置,在什么地方,其县域范围有多大?这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现在仅据现有资料,做以下简单考证。
  “武城”一名由来已久,最早源于夏朝,《隋区宇图》云:“夏禹七代孙芸封公子武于此建国”。战国时期,东武城是赵国的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地处赵、齐两国交界的前沿。《史记》曰:“赵平原君胜封东武城。”由此可以想见该城的地理位置是何等重要。此时,因赵国境内的山西定襄也有一个武城,故加“东”字予以区别,这是“东武城”最早出现的名称。
  西汉高帝四年(公元203年)置清河郡,东武城属之,为郡辖14县之一。自此之后,“清河东武城张”、“清河东武城崔”逐渐名声鹊起。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清河东武城张氏本出汉留侯良裔孙司徒歆,歆弟协,字季期,卫尉。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又载:“崔氏出自姜姓,齐丁公及嫡子季子让国叔乙,遂为崔氏,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是也。……十五世孙意如,为秦大夫,封东莱侯。二子:业、仲牟。业字伯基,汉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自此,清河东武城成为张、崔等姓的郡望。而此时东武城的城址在今故城县瓦子庄附近,其县域范围,包括今故城县南半部、武城县西南部、南宫县东南部、清河县的东北部。

 
  东汉时,光武帝封济南王刘德为武城侯。晋太康年间(公元280年—289年),去“东”字改称武城县,为清河郡所辖六县之一。前秦时,秦王符坚封长子为清河王移居武城。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武城县治驻地移至汉信城县旧城(即今南宫县悬空村),撤消在该城治所的清河县,将其县域并入武城县。隋代开皇六年(公元586年),信城旧城复置清河县治所,武城县治所重新迁回今故城县瓦子庄附近。因此处地势低洼,不断雨涝成灾,于唐代调露元年(公元679年),将武城县城治所南移九公里,即今故城县关庙村附近。此时,武城县域包括今故城县南部饶阳店乡、赵行乡以南八个乡,武城县西北部甲马营乡一带,清河县东北部的张宽乡、连庄乡、渡口驿乡等。唐、五代时期,清河出现的宰相、状元及文人,就生活和繁衍在这片古老的土地,比如东张宽就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村庄,这里居住着旺族张氏。宋代以后,张姓人家陆续南迁,留下来的在元末明初的战乱中全部湮灭。现在的村庄是在原遗址的附近,重新建立起来的。
  关庙村位于今故城县的南端、军屯乡政府驻地东南3.7公里处。相传春秋时,孔子的得意门生子游任武城宰时,在此路过,后人为其建庙一座,东汉时有一关姓人家来此定居,故名关庙。此村向东北距今郑口镇30公里,向东距建国镇8公里,向西南距清河古贝州城20公里,向西向南距今清河县界5公里。
  至宋代大观年间(公元1108年—1109年)运河西决,武城县城被河水淹没,其治所随迁至运河东岸,即今武城县老城镇,自此以后一直未再变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武城县政府驻地继续在此设置。1964年调整行政区划,经冀鲁两省协商,报请国务院批准,以卫运河为界,河西为河北,河东为山东,将武城县所辖河西部分划归故城县,将故城县所辖河东部分划归武城县。1973年卫运河拓宽,将武城县城向东北方向迁移20公里,重建新县城,即今武城镇西北1.5公里处。

(责任编辑:zhangshi)
上一篇:张挥的居住地与封国刍议
下一篇:张氏世系源流考
打印
 
最 新 热 门
  • 天下张姓源清河
  • 清河张氏祠堂初考
  • 全世界张姓宗亲的组织
  • 张姓的起源、迁移与分布
  • 从墓志材料看清河一望成
  • 张氏世系源流考
  • 重庆巴南张氏清河堂简介
  • 日照海曲太平桥张氏寻近
  • 张氏,得姓于清河的黄帝
  • 略说“天下张姓出清河”
  •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网站管理:中国·河北清河县张氏研究会
    通信地址:河北省清河县岷山路奥捷科技大厦1105室(张氏办)  邮编: 054800
    联系电话:0319-8166876 传真:0319-8166862 电子信箱: qhszcw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