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族谱编修 重要信息 联谊动态 追宗溯源 族贤宗英 今日清河
 
今天是:  
 

 当前位置: 主页 > 追宗溯源 > 专家文集 >

 
 
  张良智慧探析
张良智慧探析
 
时间:2016-12-19 10:33来源:邢台学院法政学院历史学2011级本 作者:徐丽伟 点击:

张良智慧探析

                                              徐丽伟(邢台学院法政学院历史学2011级本科1)

摘要:张良与韩信、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张良拥有过人的胆识和谋略,曾经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以谋恢复韩国;辅佐刘邦助其从鸿门宴全身而退;运筹帷幄,屡出奇谋,最终帮助刘邦统一天下;汉朝建立后,张良没有居功自傲,翩然隐退,从而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并且以“帝师”之称青史留名。张良能取得这些成就,与他的个人智慧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张良;智慧;刘邦

一、张良智慧的体现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1.椎秦博浪沙

张良祖父和父亲都是韩国的丞相,秦初统一六国,韩国首当其冲,但势单力薄的韩国最终还是难以逃脱被秦国打败的命运。从此之后,张良为了储蓄实力为韩报仇,隐居四处,广结豪杰。十年后,公元前218年,抓住秦始皇为检查新驰道而巡游的机会,雇佣一名大力士在博浪沙伏击,却因误中副车以失败告终。而张良巧妙地逃走并开始隐姓埋名,重新积蓄力量。

张良刺秦虽然失败,但以看看出这次伏击是经过长时间精心准备的。首先他选在了芦苇丛生的博浪沙行刺,这样就可以隐藏自己和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锥。其次,博浪沙沙丘连绵不断,车马行走缓慢,这样就有利于瞄准。最后,张良能够在众多秦兵眼下逃走,显然也是对地形和天气等做了研究。张良在这次伏击中,不仅为成功做足了准备,还不忘为失败铺好退路。不仅如此,这次的失败也为他以后的成功积累了一次非常重要的经验。

2.明烧栈道

鸿门宴上,张良为刘邦出谋划策,浇熄了项羽的怒火。虽然避免了受到攻击,但是项羽也并没有履行承诺,将汉中之地封给先入咸阳的刘邦,而是“计功割地”,刘邦仅仅分到了一个荒凉的巴蜀之地。怒发冲冠的刘邦想要率兵攻打项羽,但最终在张良和萧何的劝说下作罢。当然,张良并没有就这样放弃汉中之地。他派人将刘邦给他的赏赐给了项伯,拜托项伯去说服项羽将汉中之地封给刘邦。在项伯的劝说下,项羽为了避免落下“无信无义”的小人之称,将汉巾之地也一并封给刘邦。到达汉中后,“良因说汉王烧绝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1]并逐条的为刘邦分析这样做的有利之处“其一,可防敌兵沿栈道进击,便于汉王专心致志,收用巴、蜀,经营汉中;其二,示意诸侯,汉王无东归之意,以痹敌心志,一旦有机,突然发难,必收攻其不备之功效;其三,汉王属下将士,皆为关东之人,远行巴、蜀,思乡之情、回归之心必烈,焚了栈道,也可稍绝其念,死命效忠汉王。”[2]随后张良归韩,但是项王却违反当初所应允的,不放韩王成回到韩国。张良怒而不发,却施以离间计。“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3]并趁乱,偷偷地潜回关中。

张良虽然是报秦亡国之仇,但在刺秦一事上他并没有意气用事,用十年时间,积蓄力量,增加自己报仇的成功率并且将失败的损失降到了最低。汉中封地之事上,张良更是用自己的沉着应对了刘邦的急躁,不仅让刘邦避免了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还利用项伯使项羽遵守约定将汉中封给刘邦。进而又让刘邦烧栈道,明示决心,暗蓄力。韬光养晦,得人心;厚积薄发,取天下。

()高瞻远瞩神机妙算

1.下邑之谋,合围之势形成

公元前205年,刘邦攻入彭城之后,放松了警惕,“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4]项羽知道之后,立刻派兵攻打。刘邦毫无准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最终仓皇而逃,所立诸侯也大多见风追随楚。到达下邑之后,他向群臣询问谁适合与他共创伟业。张良展现了自己高瞻远瞩的能力,并为刘邦出谋划策“九江王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隙;彭越与齐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4)随后刘邦派随何离间黥布反楚。并将大部兵力予韩信统领,命其东进,开辟北方战场。

下邑之谋,是张良对眼下和未来局势透彻的分析和精心安排的长远计划。既找到了楚国的薄弱点,着力“攻击”,最终使楚国失去了强大的外援,兵力降低。又利用了彭越和项羽之间的矛盾,使之成为分散楚军兵力的一枚棋子。由此,合围之势形成,楚汉之争的胜负也更加清晰。

2.固陵封地,决胜千里

下邑之谋之后,一切都顺利进行,但是相约固陵与楚决战时,韩信与彭越却违背约定,拒绝发兵,导致楚军大败汉军。刘邦只得加强防守,并急迫地向张良询问解决的方法。张良再次审时度势,为刘邦指点。“楚兵且破,二人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齐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为相国;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今能取睢阳以北至城皆以王彭越,从陈以东傅海与韩王信。信家在楚,其意欲复得故邑。能出捐此地以许两人,使各自为战,则楚易破也。”[4]张良准确地找到了韩信与彭越失约的原因,并且有理有据地向刘邦分析利弊,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刘邦也按张良所说进行封赏,韩信与彭越也因此派兵支援汉军与楚为战。此二人的加入也是汉军大胜最主要的原因。由此,不难看出张良智慧和谋略的深度。

固陵封地,张良分析人心,看到齐王与魏王所惧怕和希望得到的东西。并且他准确地预料到二人在当前和之后战争中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张良说服刘邦付出最小的代价,而获得了两位猛将的帮助,此二人也最终帮刘邦赢取了天下。张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正确处理了刘邦与项羽的主要矛盾和与韩信、彭越二人争利的次要矛盾。由此可见,张良“谋圣”一称,真可谓是名副其实。

()功成身退千古流芳

项王乌江自刎,汉王定都函谷关,大局已定。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即位之初开始铲除异性诸侯,并且对有功者进行封赏。张良当然是授封者里的一位,但当刘邦封赏他为万户侯,让他继续辅佐左右帮助其巩固江山的时候,他却以一句“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1]拒绝了高官厚禄,无奈之下,刘邦只好象征性地封他为留侯,放他离开朝廷。此后,高帝欲废太子一事上,张良也只是稍作劝说,虽说他有帮助吕后出谋划策,但也是尽量的远离政局。直到因为黥布造反,高帝要随军出战,才任命张良代理少傅一职去辅佐太子。

出生在贵族家庭并且走过战乱时期的张良,他所积累的不仅是应战的谋略、兵法,还有对人性的深刻体会。祖父与父亲伴六代韩工,他清楚地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所以他选择了隐退,而达到明哲保身的效果。

二、张良智慧对自身与时局的影响

()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张良高深的智慧可以说是他得以在乱世中生存下来并安享晚年的最重要的原因。一个人可以在一件事情上失败,但是必须给自己留下可以做第二次的机会,而得到机会首先就是要确保自己能够生存。秦灭韩,张良用十年准备刺秦,他不光想到了如何提高成功的几率,还为自己的失败准备了退路。得知项羽将韩王成杀害之后,他引楚攻齐,顺利潜回关中。张良凭借智慧两次脱险,为自己创造了继续施展抱负的机会。其次,就是如何得到机会,谁也不会任用一个无才之人,尤其是在乱世,谋士对于一次战争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而张良精通兵法,目光长远。他的计策每次都能在关键的时刻帮助刘邦脱险,并且为刘邦铺好前行的道路。这也是为何刘邦重用和信任张良的原因。最后,天下归汉之时,张良更是深知隐世的哲学。虽功高,但却不居高不下。他预料到天下虽定,必定会开始混乱的内部斗争,为了不卷入斗争中,“于邦统一中国后,立即荐萧何为汉相,自己毫无争权之意,良当邦往讨于英布时,为太子少傅,位在太子太傅叔孙通之下,良示无意见,而甘居下。”(5)最终得以颐养天年,以帝王师之名流劳百世。

()对时局变化的影响

秦末汉初战乱之时,张良不仅巧妙的救了自己两次,还在“帷幄”之中多次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汉军。他总结前人经验,分析原因,预见结果,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攻入咸阳劝谏刘邦不要贪恋财物回到霸上,使其赢得关中民心,建立了群众基础;鸿门宴,楚汉军队力量对比悬殊,汉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项羽问罪刘邦。但张良为刘邦出计使其转危为安,给刘邦提供了继续生存的机会;之后为其争得汉中之地,汉军的经济基础逐渐的建立;下邑之谋,为刘邦联结了楚汉战争中起重大作用的军队力量;固陵封地这一力量得到巩固,并最终帮刘邦取得天下。汉朝建立之后,虽然张良退出政治,但是作为帝王之师的张良,他的思想却一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汉高祖。这也是为何刘邦开始实施并长期保持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之一。张良用长远的眼光,在一定程度上为汉朝的建立与发展创造了条件。虽然汉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不能说是张良一个人的功劳,但如周恩来所说“项羽打了一百个胜仗,顶不住张良一个主意,优势变劣势,只好求和。”[6]所以说张良在汉王朝建立以前,在各个关键的时刻都是起到作用都是不容小觑的。

三、汉初三杰结局对比

()张良、韩信、萧何三人的比较

韩信、萧何、张良帮助刘邦建功立业,并得到刘邦重用。“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4]三人合作密切,并称为“汉初三杰”。但是,虽然同为汉朝的建立创下不可替代的功绩,三人在出身,出仕之路和分工上却有较大的区别。

从出身来看,张良出身韩国名门贵族,自小受教育颇多。萧何虽出生于平凡人家,但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对历代律令研究颇深。而韩信出身贫寒,无法被推择为吏,且不学无术,秦末起义前一直混于市井之中。

从出仕之路来看,张良椎秦失败之后,在要去投靠景驹的途中遇到了知己一刘邦。并从此开始,作为谋臣伴君侧,非常顺遂。萧何与刘邦是同乡,并多次利用职权给予其帮助,起义时响应刘邦的号召,是刘邦当时最信任的人之一,且萧何管理才能出众,出仕自然顺利。而韩信较张良和萧何,仕途相对坎坷,作为武将其将才难被发掘,相继跟随项梁和项羽都没有被重用,入汉军后也险些因被埋没而逃走,最终在萧何的推荐下才成为大将军。

从分工来看,张良与萧何都是刘邦谋士群中的一员,两人在秦末战争中配合默契,被后人称为最强搭档。但除劝谏与谋划与张良相同外,萧何还担任丞相一职,自身又对古书有较大的兴趣,所以在保护古籍和管理百姓经济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韩信,与张良、萧何不同,他是统领汉军在前线征战沙场的武将,拥有自己的统兵权和自己的军队。

()导致不同结局的分析

汉初三杰,自汉朝建立以后,各自境遇大不相同。“汉高帝所借以取天下者,故非一人之力,而萧何、韩信、张良盖杰然于其间。天下既定,而不免于疑。于是张良以神仙自托;萧何以谨畏自保;韩信以盖世之功,进退无以自明。”[7]张良随赤松游;萧何虽自保,却不免被高祖多次怀疑,晚年还曾“下相国廷尉,械系之。”[4];而领兵奇才韩信更是因为一些莫须有的事情被安上叛国之名,最终在没有任何法律程序下,被吕后所杀。

三人同为汉建立不可磨灭的功劳,但是最终结果却相差甚远。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三人的忠心与野心和刘邦对他们的信任程度等。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们在个人智慧上的差异。从而使得张良能不同于终身劳累的萧何而独善其身,能不同于谋反被杀的韩信而千古流芳。三个人结局渐渐走向不同的分叉口,就是在于张良在汉朝建立之时放下权利与地位,逐渐离开政治的觉悟。而这觉悟,是张良对未来的预见,是他避免被历史必然卷入不幸的智慧而蕴育的。

张良智慧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他从对事物的观察而预见到的发展结果,运用智慧与汉高祖周旋。这也是他与韩信最大的区别。韩信说话不经过三思,不想后果,总是为自己埋下祸根。初为领将就以“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1]一句野心之言“明以自家把柄授沛公矣。”[8]还有之后韩信以功要挟刘邦封其为楚王一事。显然他并没有预想到,一旦刘邦成为一国之主。“排他已成为必然,他的嘱子侄、立‘白马誓’等等都说明了这一点。这就意味着如此处境之下,功臣宿将势必将要面临危机。”[9]而单凭这两件事韩信就足以置自己于死地。可是汉高祖刘邦看在韩信为其建功立业只是逐渐的夺走他的权利,并没有取其性命。只可惜当时的韩信并没有看到他处在一个多么危险的境地中,还只是一味沉浸在失权的愤懑中,因此面临韩信的也只有死亡而已。而这个道理他在死亡前夕才真正的领悟到,继而发出“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3]的浩叹。

至于萧何,他与张良可以称得上是最佳搭档。“汉兴,萧何、张良、霍去病、霍光以文武大略,佐汉致太平,一名不尽其善,乃有文终、文成、景桓、宣成之谥。”(10)萧何的智能是可以与张良并驾齐驱的,他在观察事情和对事情的预见也是不可小觑的,就像是在入驻成阳一事上,就是他预料到如果刘邦进程就会失去民心而极力劝阻的,纵观历史对萧何的赞叹声无数。但是他的结局虽然不差,但过程却有许多曲折又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萧何一开始并没有深刻地意识到在刘邦心里与他“只有利害关系的结合,而没有真正共同理想的纽带”[11],也正是因为这样,自信的他在做事上不太沉稳,顾及的较少。就像在分配闲置耕地一事上,已经被刘邦怀疑过两次的他还是再三为民请命,劝导刘邦将闲置的土地开放给贫苦百姓耕种,所以再次被高祖怀疑是收买民心愤而回绝,并以勾结富商、谋盗国土的罪名将萧何关入牢狱之中囚禁起来,后来因其他大臣直谏才获释。不过,庆幸的是,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萧何真切地了解到了自己与刘邦的距离和韩信临死所言。之后做事愈加地谨慎。虽还是无法像张良一样放弃名利,在操劳和猜测君意中小心的度过一生,但至少与韩信相比,他还是幸运的。

综上所述,张良的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时间、经历锤炼而成的。韩国将相之后的他从小就受到环境的熏陶和良好的教育,自身素质较高是不可否认的。当然,这并不是他智慧的全部来源,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乱世求生存的过程的锻炼出来的。而这些智慧的积累对汉朝的建立和他个人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从汉朝建立来说,张良在各个突发事件上给予刘邦的谏言,都成为了成败的关键所在。从个人发展上来说,也正是因为他的智慧才使他有站在高处的能力,又有远离朝政的觉悟。张良对过去的借鉴,对当局的分析,对未来的预见,还有不恋权位的智慧精髓,虽距今两千余年,但也是当代人应该学习和拥有的。逆境时的忍耐力,危机时的观察力,都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及注释: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5701864

[2]乔军中.张良[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16292037

[4]司马光.资治通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96404

[5]马植杰.张良论[J]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4647

[6]权延赤.走进周恩来[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7]陈亮.陈亮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李贽.史纲评要[M].北京:中华书局,1974217

[9]禹智祥.浅析韩信悲剧的根本原因[J].文学教育,2010(4)113

[10]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3653

[11]宋公文,何晓明.略论刘邦的谋士群[J].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7

 

(责任编辑:zhang)
上一篇:虚实之间:唐传奇中的清河张氏
下一篇: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之贡献综述
打印
 
最 新 热 门
  • 张氏起源
  • 张姓始祖挥公为黄帝五子
  • 中华张氏源流世系辩证
  • 评明代徽州《张氏会修统
  • 通俗辩说“天下张姓出清
  • 对朱教授关于“张姓祖根
  • 张华封先生致函
  • 古代显贵家族:清河张氏
  • 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之
  • 张姓的起源、迁移与分布
  • 最 新 推 荐
  • 虚实之间:唐传奇中的清河张氏

    虚实之间:唐传奇中的清河张氏 清河张氏是中古著姓。张氏为姓...

  • 唐宋时期清河张氏的家学与家风

    唐宋时期清河张氏的家学与家风 李学东 ( 邢台学院法政学院历史...

  • 中华张氏源流世系辩证

    中华张氏源流世系辩证 张梁森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 5000 多年悠...

  • 相 关 文 章
     
    
     
         
     


    网站管理:中国·河北清河县张氏研究会
    通信地址:河北省清河县岷山路奥捷科技大厦1105室(张氏办)  邮编: 054800
    联系电话:0319-8166876 传真:0319-8166862 电子信箱: qhszcwh@163.com